5月28日上午8时,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在C605会议室拉开帷幕。本次答辩会特聘渤海大学程琳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学院李鸿明教授、李春芝教授、彭红梅教授、韩元春教授及张鑫副教授共同组成答辩委员,陈雨晴老师担任答辩秘书。全体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研究生到场,认真观摩学习,将答辩现场转化为一堂生动的实践教学课。
答辩环节,9位研究生围绕各自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系统、详实的汇报。研究内容紧扣物理教育前沿,覆盖了物理教学实验方法的创新性改进、教学策略的优化设计以及富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应用探索等多元研究方向,充分展现了教育硕士立足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的鲜明特色。提问环节,专家们聚焦每篇论文的理论深度、创新价值、实践意义以及推广应用前景,提出了深刻而富有洞见的问题与建议。
经过答辩委员会全体专家对论文质量和答辩表现的严格评审并无记名投票,最终形成决议。程琳教授代表答辩委员会宣布:参与答辩的9名研究生,其学位论文选题具有现实意义,研究工作系统深入,成果具有应用价值,答辩过程思路清晰、表达准确,全面达到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术水平和培养要求。委员会一致同意9名研究生全部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建议学校授予其教育硕士学位。现场随即响起热烈的掌声,向圆满完成学业的研究生们致以祝贺。
本次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组织严密、流程规范、标准严格,不仅是对研究生个体学术成果的检验,更是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学术高标准、严要求,追求卓越质量的生动体现。本次答辩,集中展示了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在高层次、应用型物理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立足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学院深知肩负的特殊使命。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培养模式,致力于为边疆地区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战线输送更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扎根基层的高素质物理教育人才,以教育之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充分彰显学院作为边疆高校的教育担当与社会责任。
答辩现场
研究生进行汇报
合影